【幼教】國教向下延伸的最佳策略:幼兒園大班雙師制的實現與展望

2025-03-21

        國民義務教育向下延伸的話題(以下簡稱國教向下延伸),自107年以來就有諸多討論,113年在立法院也有許多立委提出這樣的建議,但除了獲得教育部再行評估的回應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不禁令許多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深感失望。

        教育部在113年底公布,國內3至未滿6歲入園率已經達91.4%(較105年約提高16.5%),至於5歲幼兒的入學率,其實自107年開始,每年都已經在百分之95以上,行政院的統計112學年也是約百分之95。教育部在107年的時候推出了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用來推動公共化園所與育兒津貼等相關措施,該計畫剛好到114年為止。就官方在去年底提出的報告,總共花了約3,477億5,100萬元,已經大幅降低了國內學前家庭的就學費用,加上近年的非營利與準公共化的政策推動,目前多數5歲幼兒的就學成本已經接近免費的性質。

       114年也到了降低班級人數的時間點,還有幼托整合當時規定大班至少一師的師資規定。也就是114年之後招收有大班幼兒的園所,每班都將會有一位教師的配置。

        台灣此刻的時機點,非常適合規劃國教向下延伸到5歲的政策。


深化師資配置:為5歲幼兒創造高品質學習環境

       當前多數5歲幼兒就學已經接近免費,下一步則應該開始強調5歲學習環境的師資軟體。

        目前國內幼兒園的教保服務人員配置,規定招收有大班幼兒的班級需要配置一位教師,其餘可配置教保員。這樣的配置是當時在大班幼兒的發展與學習特性與幼托整合進程緩衝的折衷方案,但此刻我們應該要開始朝向「幼兒園大班雙師配置」的制度前進。

        大班階段是幼兒從遊戲式學習過渡到稍微具有系統性的學習模式的關鍵時期,也是銜接國小教育的重要橋樑。大班幼兒因生理與心理發展逐漸成熟,對於生活自理能力的掌握已有顯著提升,例如基本的如廁、進食與穿脫衣物等能力逐漸穩定,因此對於直接保育的需求相較於小班、中班明顯減少。隨著這些基礎生活技能的發展,大班幼兒更需要的是在學習態度、認知能力及社會性發展上的引導,以為即將進入國小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因此,大班階段的重點不再僅是提供基礎生活照顧,而是需要更深化的教學引導與學習支持。

        配置兩位教師能更有效地滿足這種需求,教師不僅能在課程設計與教學中發揮專業,也能透過分工合作兼顧班級管理與情感支持,確保幼兒的全面發展。當然,保育功能並未因此消失,而是以更整合的方式融入教師的專業工作中,以兼顧發展速率不同的大班幼兒。


教保專業分工,而非互相取代

        必須強調的是,大班兩師的制度並非否定教保員的重要性,而是針對義務教育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大班師資的專業配置。教保員在幼兒園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幼兒生活照顧、情緒支持與班級管理上,提供了穩定的基礎。

        事實上,教師與教保員在幼兒教育中各有其專業分工,教保員在生活照顧與情感支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教師則能在課程設計、學習評量與個別化教學上提供更深入的引導銜接到正式學習。就發展的特性來說,中小班在保育上的需求與回應需要更即時也更緊密的互動,配置教保員能滿足發展需求。

        當生理年齡成熟,大班幼兒開始需要更深化的學習,也因為自主獨立能力提高,這代表大班階段的需求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深化,也包括幼兒發展與進入半正式學習的精準銜接,配置兩位教師更能滿足其學習需要,確保幼兒在進入國小之前獲得充分的準備。

        大班雙師的配置並非對現有體制的取代,而是專業角色的分工與互補,讓每位幼兒都能在學習與發展的不同層面獲得最佳支持。也就是說,當幼兒園大班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其課程設計、教學目標與銜接國小的需求更加明確,要達成這樣的目的,需要更多具教師資格的專業人員來共同完成。


政策試行的起點:從公幼與準公共幼兒園開始

        從現行的狀況來看,筆者建議配置兩位教師的政策建議可以優先從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及準公共幼兒園開始逐步施行,作為政策推動的第一步,如同近年降地幼兒園班級人數的政策一樣,先鼓勵後修法的漸進措施。

        這些幼兒園具有較穩定的資源與管理體系,且多數由政府直接或間接支持,能有效整合現有資源,能降低推行過程中的阻力與挑戰,亦能更快建立雙教師分工合作的模式,並透過試行累積實務經驗與數據,檢視政策的可行性與成效,進一步優化後續的全面推廣策略。

        特別是準公共幼兒園,作為政府與私部門合作的模式,在享有政府資源補助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幼兒園大班雙師配置:國教向下延伸的基石與課程深化的助力

        師資的充實是課程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筆者認為,「幼兒園大班雙教師配置」的推動,正是國教向下延伸的第一步,為課程內涵的深化與整併提供了穩固的基礎。透過這樣的制度設計,幼兒教育除了能在教學品質上獲得提升,也能在課程發展上邁向更高層次,最終實現國教向下延伸的政策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