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教總評選十大新聞

2024-01-08

    全教總公布2023十大教育新聞剪不斷、理還亂,雙語政策蟬聯頭條全教總今天公布「2023年臺灣十大教育新聞」及新聞評論,賴侯柯三位總統候選人允諾檢討的雙語政策蟬聯頭條。

    教育部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退撫基金撥補、特教法修法、代理教師權益等,連續2年入榜,凸顯重大教育議題的延續性。本會強調,今年度多數教育事件具有延續性,除代理教師問題有改善外,其他如雙語政策、不適任教師處理、退撫基金等仍待處理。

本會具體建議:

1.雙語政策:本會呼籲選後全面檢討雙語政策,以實現「多語臺灣、英語友善」的主軸。

2.不適任教師調查:全教總反對教育部全外聘調查小組,主張保留「學校教師會」參與,維持現行事實取向。

3.教育利多:本會提醒政府擴大教育投資需面對預算有限與資本家富人分配傾向,呼籲總統候選人提出有進步性且可行的政策,實現教育進步。

全教總2023十大教育新聞:

1.檢討止於戰術層次,雙語政策何去何從

2.學校教育陷空轉,不適任教師處理迷航

3.總統候選人大撒幣,反重分配仍難翻轉

4.退撫基金撥補不足,政府誠信備受質疑

5.民代不當干預教育,主管機關竟成幫兇

6.宣示脫離現實,特教修法難解現場困境

7.系所停招引發關注,私校退場問題浮現

8.兒少形象幼教新標籤,教育品質誰聞問

9.義民中學違法解聘,工會捍衛教師權益

10.代理教師完整聘期,多方努力終見落實


一、檢討止於戰術層次,雙語政策何去何從

評論員:葉蕙芬(全教總教師專業發展中心執行長)

新聞事件:

    在各界抗議下,爭議不斷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已更名為「2030雙語政策」,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等三位總統候選人也都承諾改善,但檢討仍止於戰術層面,教育部各項計畫也持續推動,雙語政策仍持續影響臺灣學校教育。

本會評論:

    政府在缺乏學理專業、漠視政策推動程序正義的情況下,牴觸國家語言政策、一意孤行推動獨尊英語的「2030雙語政策」,已經造成各種亂象。不論是語言學者或第一線教師均提出此一錯誤政策將造就出一個華語、英語雙貧的世代,影響其他學科正常學習、加劇教育M型化。

    然而,在藍綠政黨極度分歧對立的臺灣,朝野對雙語政策的迷戀卻是有志一同,以三位總統候選人為例,賴清德就是「2030雙語政策」的制定者,柯文哲在臺北市長任內也公布「臺北市雙語教育白皮書」,預計2026年達到100%雙語教育的政策目標;侯友宜治下的新北市也十分熱中推動雙語教學,宣示打造「新北雙語城」,足見藍綠白三位總統候選人對雙語政策的想法與作為高度雷同。

    由於錯誤的雙語政策已危及正常教育發展,甚至嚴重傷害學生學習,全教總除了不斷呼籲、要求停止錯誤政策,並於今年6月發起「雙語政策有違國家語言發展法精神,影響國家正常教育發展,建議停止錯誤政策,落實多語臺灣、英語友善」提點子連署,短短幾天即有破萬民眾連署,學校師生怨聲載道,可見一斑。

    既然賴侯柯均認為雙語政策之推動確實出現許多問題,朝野政黨就應拿出具體作為,以更大的勇氣阻止這場已然成形的國家級災難,停止錯誤政策何須等到明年當選?

 


二、學校教育陷空轉,不適任教師處理迷航

評論員:洪維彬(集體協商中心執行長)

新聞事件:

    有別於舊制,今年7月1日後新進公教人員改採確定提撥制,這是我國公教退撫制度的重大改變,同一時間,針對退撫基金撥補,行政院僅編列100億元,不及精算的三成,政府誠信備受質疑,也動搖公教人員對基金永續的信心。

本會評論:

    臺灣的退休制度屬於職業分立,各種制度合計約有十幾種之多,今年7月1日上路之公教新制,使原已紊亂的退休制度更顯紛擾,配合新制,在全教總強力遊說下,立院朝野黨團一致同意對原退撫基金進行撥補。

    公教退撫新制,改採如同勞退新制之個人專戶制,是臺灣退休制度的重大變革,但個人專戶制伴隨保障不足與長壽風險,足以影響下個世代公教人員之退休權益,一旦退休保障不足,勢將進一步衝擊國人擔任公職之意願,政府應未雨綢繆、降低風險、提高保障。

    此外,新制上路後也將連帶影響現有基金財務安全,這也是立法院三讀通過依精算結果分年撥補原退撫基金的關鍵,面對公教退撫基金潛藏負債,以往政府總是說:「政府將負擔最後支付責任」,詎料,撥補入法第一年上路就嚴重跳票,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創新高下,勞保撥補高達1300億元,退撫基金卻僅編列100億元,陳建仁內閣無視法治、漠視全體公教人員權益之施政作為,應當受到嚴厲譴責與批判。

    退休制度攸關全體受僱者基本權益,政府未能依精算核時撥補退撫基金,罔顧政府之雇主責任,已嚴重衝擊公教人員信任,為真正杜絕二次年改,除持續強化基金體質,政府能否依精算結果核實撥補尤為關鍵,也將成為人民檢驗政府誠信與基金永續的指標。

 


三、總統候選人大撒幣,反重分配仍難翻轉

評論員:王英倩(社發部主任)

新聞事件:

    近來政府不斷釋出各種教育「利多」,如:公私立高中職全面免學費、補貼私立大專學生學雜費3.5萬、調高公立大學教師學術研究費15%;若私校比照公校教師調薪,由政府補助7成,及補助公私立大學生校內宿舍每月1200至1500元。

本會評論:

    政府對特定對象提供直接的現金補貼,被稱為「撒幣」政策。這波在教育(主要在私校及高教)領域的「撒幣」政策,從國家資源分配角度來看,似是政府擴大教育投資,但若執政者對教育所能端出的牛肉只剩下撒幣,沒有其他對策,則讓人感到憂心。

    教育部說明為何補助對象落在私校及高教:因就讀私校多為經濟弱勢生,補助私校是為了達到重分配的效果。「重分配」確實是現代國家的重要功能,然而,課稅才是重分配最主要的工具。檢討長期重課薪資所得而縱放資本利得、向富人階級傾斜的稅制,擴大教育經費才是根本。

    補貼學雜費,頂多只是齊頭式的社福給予,國家整體的資源分配邏輯毫無鬆動。對私校擴大補助的範圍,除了學雜費,還有教師薪資。由政府補助教師薪資,就是私校公共性的體現。但一手給胡蘿蔔,不要忘記另一手要拿好鞭子。對接受薪資補助的私校,政府應掌握「高補助、高監督」之基本原則,避免公共挹注挪為私用;而未提高教師薪資的私校,其經營與辦學品質恐怕更有問題,政府的監理角色不可鬆懈,以確保師生權益。

    回顧2023,展望2024的總統大選,朝野總統候選人應以更為全面的格局與高度,摒棄「大撒幣」的政策,提出具有進步性與可行性、真正能從結構面翻轉臺灣教育的政策與主張。 


四、退撫基金撥補不足,政府誠信備受質疑

評論員:羅德水(文宣部主任)

新聞事件:

    有別於舊制,今年7月1日後新進公教人員改採確定提撥制,這是我國公教退撫制度的重大改變,同一時間,針對退撫基金撥補,行政院僅編列100億元,不及精算的三成,政府誠信備受質疑,也動搖公教人員對基金永續的信心。

本會評論:

    臺灣的退休制度屬於職業分立,各種制度合計約有十幾種之多,今年7月1日上路之公教新制,使原已紊亂的退休制度更顯紛擾,配合新制,在全教總強力遊說下,立院朝野黨團一致同意對原退撫基金進行撥補。

    公教退撫新制,改採如同勞退新制之個人專戶制,是臺灣退休制度的重大變革,但個人專戶制伴隨保障不足與長壽風險,足以影響下個世代公教人員之退休權益,一旦退休保障不足,勢將進一步衝擊國人擔任公職之意願,政府應未雨綢繆、降低風險、提高保障。

    此外,新制上路後也將連帶影響現有基金財務安全,這也是立法院三讀通過依精算結果分年撥補原退撫基金的關鍵,面對公教退撫基金潛藏負債,以往政府總是說:「政府將負擔最後支付責任」,詎料,撥補入法第一年上路就嚴重跳票,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創新高下,勞保撥補高達1300億元,退撫基金卻僅編列100億元,陳建仁內閣無視法治、漠視全體公教人員權益之施政作為,應當受到嚴厲譴責與批判。

    退休制度攸關全體受僱者基本權益,政府未能依精算核時撥補退撫基金,罔顧政府之雇主責任,已嚴重衝擊公教人員信任,為真正杜絕二次年改,除持續強化基金體質,政府能否依精算結果核實撥補尤為關鍵,也將成為人民檢驗政府誠信與基金永續的指標。 


五、民代不當干預教育,主管機關竟成幫兇

評論員:陳俊裕(政策部研究員)

新聞事件:

    《教師法》自109年實施以來,校園投訴幾乎無分情節輕重,均被主管機關要求以「不適任教師」進行類司法調查。然不分輕重的處置,反造成學校諸多困擾,甚至出現資源浮濫的運用,讓學校陷入空轉,值得各界嚴肅以對。

本會評論:

    學校教師都經由國家師資培訓及嚴謹的甄選,有扎實的職業知能,任一投訴教師「不適任情事」的調查與認定,除已有明確違法或事證外,其餘之指控應從教育職場的特殊性,專業知能做審議判斷,才能符合對其之課責。

    109年教師法施行後,處理師對生不當管教、霸凌、體罰及性別事件等問題,依法分軌處理,然師對生霸凌行為與不當管教、違法處罰學生行為,有高度重疊性,分案處理不僅耗費調查資源且易有所誤判,造成學校處理混亂;其次在主管機關要求下,投訴案件無分情節輕重,即使明顯與教師「不適任」完全無關的投訴,均採類司法調查,不僅遭投訴教師受傷,也無助於解決教育問題。教師「解聘辦法」應是處理教師明顯涉有「停解聘」之情事,而非不分情節輕重,有投訴就啟動調查程序。

    別讓學校教育流於空轉,本會建議疑似師對生霸凌案應回歸「解聘辦法」處理,化繁為簡,縱有個別學校之不適任教師處理未符法規,應回到個案處理而非動輒祭出新規定;其次,應賦予家長管教責任與義務,讓學校有足夠輔導管教配套措施,重建親師互信合作、保障學生學習權;再者,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應捍衛教育專業,建構教師專業支持,讓教育人員回歸教學本務,將教師還給學生,維護教育品質才是學生之福

。 


六、漠視現場困境,特教法修法為德不卒

評論員:鐘正信(特委會副主委)

新聞事件:

    教育部啟動特教法修法,但草案內容保守,且未廣納各方意見,因而引發重大爭議。全教總蒐集基層教師意見,指出草案有諸多不當之處,包括未考量學生特殊需求、固化普特區隔、融合欠缺具體措施、特教評鑑不當等重大缺失。

本會評論:

    本次特教法的修訂,各界莫不期待可以改善特殊教育的環境,促進特殊教育的進步。然而本次修法內容,在因應特殊教育實務現場諸多困境與挑戰上,卻仍顯保守與不足,令人有為德不卒之憾。

    特殊教育的宗旨主要應是針對特殊生個別差異,提供滿足其特殊需求的教學服務,但在本次修法中,特殊生分類仍以障礙而非需求為主,心評鑑定也未能納入鑑定評量人員專職化與引進第一線教師擔任鑑定委員等,這不僅凸顯特教法偏重於強調普特差異,也讓學生在校學習需求未能獲得充分考量。

    在融合教育持續深化推展的趨勢下,本次修法明顯宣示性質多於實際作為,融合教育的成功推行,特教經費和人力等相關資源保障與提升是不可或缺的,但本次修法中卻不見中央與地方特教經費保障百分比的提升、明訂合理特教師生比、各縣市特教資源中心法制化等部分,在在都呈現出融合欠缺具體措施,恐將無助融合教育的深化發展。

    此外,本次修法仍未改採提供正向支持來取替績效等第至上的特教評鑑,若教育主管機關無法跳脫防弊思維採取不當的特教評鑑,對於我國特殊教育的長遠發展恐怕是有害無益。全教總強調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改善教學環境,正是維護特教生權益的主要途徑。期待教育部能大開大闔,徹底改善特教環境。 



七、系所停招引發關注,私校退場問題浮現

評論員:何俊彥(私校委員會主委)

新聞事件:

    少子化浪潮下,私立大專校院招生日漸困難。10月底傳出世新大學中文系預計在114學年度停招,學生與老師11月陸續收到舉行停招說明會的通知,校方坦言,除了中文系,不排除還有其他系所、學位學程也正在研議調整中。

本會評論:

    十月底傳出世新大學將研議停招中文系的新聞後,如何兼顧大學自主、保障師生權益以及完善私校監管機制備受關注。《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完成立法後,私校退場機制看似成形,惟仍有許多問題待解:

一、私校為避免退場更加將本逐利

    除了系所整併、減班停招、停聘兼任教師等「降低成本」的策略,私校也不斷要求鬆綁學費調漲空間,要求政府擴大相關補助,部分私校違背成立時應秉持「捐資興學」初衷,如今卻以「投資興利」的思維辦學。

二、私校退場前仍存有校產可能歸私的巧門

    專輔學校得以進行轉型、改制或改辦,勢將成為董事會脫產或以校產興利的巧門,這點從今年數筆私校土地變住宅用地得窺一二。另外,部分私校即使已停辦多年,校產的清算仍曠日廢時。

三、主管機關對於處理私校退場態度消極

    私校退場條例雖已上路,但縣市主管機關對於相關授權辦法的訂定態度消極被動,部分縣市即使通過辦法在審議時也常草草帶過,此舉明顯罔顧師生權益,也種下日後更大的退場苦果。

    未來幾年應是私校存續發展的重要關鍵,全教總提醒須加強對於私校的監管機制,處理私校退場議題時應優先保障學生受教權及教師權益,並秉持教育公共化的原則將校產歸公,如此才是主管機關應有之作為。 


八、兒少形象幼教新標籤,教育品質誰聞問

評論員:楊逸飛(幼委會主委)

新聞事件:

    2023年上半,臺灣幼兒教育現場因一起「被證實無不當用藥」的疑似用藥案件蒙上了一層陰影,重挫親師之間的信任。而同年度政府也開始執行幼教師生比降低到1:12的政策,並且在明年即將增設公幼托育人力以平衡家庭就讀成本。

本會評論:

    2023年幼教的用藥事件,最後被檢調證實並沒有傳聞的餵藥行為。但當時各方政治人物、新北市府的反應作為都破壞了親師信任,再加上各縣市為了樹立兒少保護形象,第一時間就強制要求幼教老師接受家長委託用藥,並強迫研習。這凸顯了臺灣幼教現場,已經淪為社會各方角逐的「兒少形象之地」,使得幼兒教育已經難以回到過去的專業與單純。

    但在事件發生之後,卻也沒有看見有政府持續討論關於幼教勞動條件不佳、人力配套不足的問題,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幼教人才已經逐漸流失,影響整體幼教品質。然而,在同年也終啟動降低師生比政策,彈性朝1:12前進。教育部宣稱要在114年達標,社會各界也都緊盯政策進度,畢竟如果這政策最終無法維持而打回原形,除了會淪為國際笑話,也對於幼教人才培育稱得上是雪上加霜的窘境。與此同時,在全教總積極提醒下,政府終於發現準公共化政策已經歪曲了公共化的本質,甚至讓公共化的托育成本還比準公共化還要昂貴。因此未來將撥補適當的人力來平衡公共化的課後托育成本。

    小從親師信任,大到師生比與公共化平衡,都和幼教品質有關,未來在教師、家長還有社會之間恐怕需要一段恢復期,如果這段期間政府無辦法持續留住幼教人才,恐怕就難以脫離低品質的幼兒教育了。 


九、義民中學違法解聘,工會捍衛教師權益

評論員:陳少傑(法務中心專案助理)

新聞事件:

    今年7月,私立義民中學片面修改教師服務規約,苛扣教師學術加給,針對劃記修正聘約教師,學校要求重新簽約,否則不予續聘,學校教師求助無門,最終在教師組織全力協助下,學校終於復聘全體教師,並與教師展開協商。

本會評論:

    一般我們總認為私校苛扣教師薪資的狀況,僅會發生在辦學不良或財務出現疑慮的學校,這類學校會依照私校退場條例,由主管機關介入處理,然而,從義民中學違法解聘教師的事件,我們卻發現即使是辦學優良的私立學校,在主管機關未落實監督的情況下,還是可能有違法亂紀的作為。

    一直以來全教總不斷強調,私立學校不是私人企業,是國家的特許事業,公共性和學生受教權有著不能退讓的底限,尤其在教師待遇條例通過後,私立學校未經協商,不得擅自變更教師薪給支給數額。

    觀察義民中學,該校是一所年年滿招、財務健全的學校,而學校對教師待遇如此任意刪減,凸顯的是私校對於主管機關的有恃無恐,對立法院通過的條文充耳不聞。全教總呼籲,主管機關應善盡監督之責,落實法治,針對不適任的校長、董事依法裁處,對於不當聘約限期改善,而不是退縮、不作為,放任私校恣意的侵害師生權益。

    同時,此事件也凸顯工會團體在爭取教師權益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協商過程中,全教總多次召開記者會,譴責校方的違法行為、甚至到教育部前陳抗,要求教育部正視問題等作為,使得主管機關不敢作壁上觀,學校不敢恣意妄為,終究促成學校退讓發放薪資、回聘遭解聘教師、啟動聘約協商程序,保障會員教師工作權益。 

十、代理教師完整聘期,多方努力終見落實

評論員:葉明政(集體協商中心副執行長)

新聞事件:

    備受關注的代理教師聘期,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率先宣布,自111學年實施代理教師全年聘期,其他縣市陸續跟進;教育部於6月修正「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保障代理教師完整聘期,終於在112學年達成全國一致

本會評論:

    代理教師聘期一國多制由來已久,對中小學運作造成莫大困擾。全教總長期關注代理教師權益議題,從倡議、遊說到修法,無役不與。2022年,更把代理教師權益保障列為縣市長選舉的教育政見建議項目,透過與地方工會一起努力,獲得各縣市多數候選人承諾簽署。對於桃園市各級學校產業工會選後持續聯繫溝通,促成張善政市長率先落實政見承諾,成功帶動相關縣市跟進風潮,全教總表達高度肯定。

    在達成代理教師完整聘期之後,針對代理教師權益保障議題,全教總認為仍有以下未竟之處,呼籲教育部儘速研擬對策:

第一,適時調整員額控留比率:目前教師員額控留比率仍舊偏高,全教總希望改以專任教師員額百分之五為控管上限,以安定學校教育環境,提升教學品質。

第二,儘速將合理員額納編:教育部長期以專案經費補助國中小增置代理教師,以達成合理教師員額事項,全教總進一步主張應將行之有年增置代理教師員額轉為正式教師員額編制,讓學校的教師員額編制更趨合理。

第三,代理教師起敘標準應統一:目前各縣市對於具大學學歷之代理教師起敘標準不一,全教總認為不宜放任各地方政府自訂起敘標準,應該比照「教師待遇條例」專任教師敘薪規定,回歸係依學歷起敘,以消弭代理教師起敘標準的差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