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透視

2022年國際教學專業高峰會議(International Summit o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簡稱ISTP),今年5月11日到5月13日,於西班牙瓦倫西亞實體進行,來自14國政府教育部、教師工會與教育專業組織齊聚一堂,與三大主角-主辦單位EI、OECD、主持了12年的Anthony Mackay教授,共同討論主題「在疫情中邁進:政府與教師工會攜 手接住每個孩子」(leave no-one behind)。

舉凡學生的求學生涯通常是以學年度來劃分,選擇科系、計算學分、計畫未來就業都以此為基礎。然而今年學生可謂史無前例,因為疫情從「2020學年度」變成「COVID-19學年度」的學生。原本還在憂心下週的分組報告,下課前卻被通知「校園因疫情關閉,所有師生返家等待進一步通知」。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對教師、學生、甚至整個大學城周邊社區,都是艱鉅的挑戰。

法國郊區47歲的史地教師山繆帕堤(Samuel Paty)在學校附近遭恐怖攻擊殺害並斬首,再次激起法國社會在查理週刊恐怖事件後,對知識專業工作者(記者/教師)言論自由的重視與憂慮。

自1995年起每年10月11日是聯合國指定之世界女孩日,持續推動女孩受教權至今,即便全球已有1.8億女孩接受初等與中等教育,突如其來的疫情卻使許多女孩被迫輟學,在家照顧幼兒或出外討生活,以平衡父母因疫情失業帶來的家庭經濟危機。相較於男孩,社會文化仍偏向犧牲女孩受教權,且被賦予更高的家務與道德責任,成為教育系統中「多重弱勢」的孩子。

國際教育組織EI籌辦之世界教師日24小時線上活動,10月6日在美國孩子們自發性在家錄製謝師大合唱中圓滿落幕。本會首次參與世界教師日,聆聽來自不同國度、不同層級教師與教育工作者的心聲。共同的是,面對疫情挑戰,各國教師都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意志力與無私奉獻的精神,運用有限的資源,盡全力維持孩子的學習不中斷、甚至是孩子與家庭的存續。無論是忍受家人染疫身亡的悲痛仍堅持線上教學的老師、或是跋山涉水送餐送書只為讓孩子與家人活下去的老師,每一個分享的故事,都訴說著教師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聯合國5月29日召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簡稱UNGA)時,通過指定每年9月9日為「捍衛教育不受攻擊」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to Protect Education from Attack),其宣示戰火中保障學生受教權與人身安全的精神,與挪威、阿根廷政府聯手推動之「安全學校宣言」(Safe School Declaration)不謀而合。

南韓教師工會(Korean Teachers and Educators Union, 簡稱KTU)自2013年起即遭政府認定工會組織違法,多年來南韓教師從未放棄抗爭,終於在今(2020年9月3日)日獲南韓最高法院判定,政府認定工會違法之行政命令失效,亦即教師工會的合法地位終於失而復得。